
孙良杰,1985年9月生,山东日照人,讲师,硕士生导师,院工会副主席。兼任iMeta期刊青年编委,辽宁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领队,多个中外期刊审稿专家,中国土壤学会会员。入选沈阳市高级人才。
地址: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120号土壤楼B-508,110866
E-mail:sunlj@syau.edu.cn或sunlj999@126.com
一、学习工作经历
2003.9—2007.6,威廉希尔官网,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士
2007.9—2010.7,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土壤生态学专业,硕士
2010.9—2014.7,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科学专业,博士
2014.9至今,威廉希尔官网,讲师
二、公司产品
主讲《自然地理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导论》、《土壤与环境分析》等本科生课程,参与讲授《农田水利学》、《农业环境质量评价》《土壤改良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前沿》等本科生课程,以及《土壤肥力与培育技术》等研究生课程。《农田水利学》作为主要参与人被评为省级一流课。指导员工获得全国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老员工实践技能竞赛获得优秀奖2项,升级竞赛铜奖1项,省级本科大创课题等省级荣誉2项。
三、研究兴趣
从事学科领域:重点关注土壤肥力形成及其微生物驱动机制,明确有机物料带来的有机碳进入农田土壤后的微生物学分解和固定机制,以及微生物响应特征,探究农田土壤的有机碳固存机理。此外,还从事土壤肥力其他方面的研究,如土壤肥力的流失影响——面源污染,土壤肥力的保持和提升技术——农田泥沙阻控、水肥一体化、土壤养分提升等技术。
四、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玉米根茎叶分解过程的动态响应机制, 2018.1-2020.12,主持
2.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通量测序法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玉米不同部位分解的响应机制,2016.1-2019.12,主持
3.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面上项目(优秀人才培育),13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玉米不同部位分解的响应机制,2017.5-2019.4,主持
4.辽宁省教育厅项目面上项目,玉米根茬和茎叶残体碳在土壤中共存条件下的微生物固定机制,2022.9-2025.9,主持
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源专项子课题,冻融型旱田氮磷流失污染规律研究,2018.7-2020.12,主持
6.辽宁省科技厅项目-重大专项子课题,农田表层覆盖压沙和水肥一体增墒技术,2023.8-2026.6,主持
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源专项子课题,农田径流泥沙阻控技术研究,2024.12-202.11,主持
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源专项子课题,旱地土壤活性碳及氮磷有效养分的供应特征研究,2024.12-2027.11,主持
9.辽宁省政府采购项目,辽宁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剖面调查服务(锦州和鞍山部分区域),2023.11-2025.12,主持
五、发表论文和著作
1. Contrasting response of fungal versus bacterial residue accumulation within soil aggregates to long-term fertilization,Scientific Reports,2022,通讯作者
2. Microbial assimilation dynamics differs but total mineralization from added root and shoot residues is similar in agricultural Alfisols,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2020,通讯作者
3. Interactions of water and nitrogen addition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functional diversity depending on the inter-annual precipitation in a Chinese steppe,Journal of IntagrativeAguriculture. 2015,第一作者
4.不同肥力棕壤玉米根茬和茎叶残体碳氮的固定特征,中国农业科学, 2022,通讯作者
5.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玉米根茬和茎叶残体碳的利用特征,中国环境科学,2020,通讯作者
6.免耕与常规耕作潮棕壤交换性阳离子的剖面分布特征.水土保持学报, 2009,第一作者
7.全球变化对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12,第一作者
8.中国棕壤,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参编)